中科爱心救助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文/翠西爱写作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治安十分混乱。
世纪悍匪张子强,先后对各大富豪下手,强奸、绑架、勒索等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首富李嘉诚都被敲诈了10亿港币。
唯独有一个富豪,张子强不但将他名字从备选名单中划掉,甚至还严令手下不能动他家族的任何一个成员。
因为,他是个很有德行的爱国商人。
乱世中,他铤而走险帮助内地运送短缺物资;发家后,又倾囊相助祖国的经济建设。
他就是霍英东,一个明知道有人要暗杀他,都敢不带保镖出门的硬汉子。
年,13岁的霍官泰考入孙中山的母校、香港最著名的英文学校——皇仁书院,成为何鸿燊的学弟。
霍官泰志向远大,不久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霍英东”,寓意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那时,霍英东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十分优异,一直在皇仁书院最好的A班名列前茅。
相反,何鸿燊则是一副纨绔子弟做派,成绩连续多年倒数第一。
两人虽然同为校友,但双方家境却判若云泥。
何鸿燊出生于香港赫赫有名的何启东家族,父亲何世光是著名富商。
而霍英东出生在香港的一个水上人家,家境贫困且祸不单行。
6岁以前,霍英东没有穿过鞋子;
7岁那年,一场台风夺去了两个哥哥的生命,身患重病的父亲因无法承受打击而撒手人寰。
母亲害怕悲剧重演,便带着霍英东和两个妹妹弃舟登岸,搬到湾仔贫民窟。他们住在一个挤满了人、面积仅有20平米的小房间里。
日子过得很艰难,一家四口靠妈妈缝纫衣服维持生活。后来,霍英东回忆:“那时半夜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弯着腰,在油灯下缝缝补补……”
有人说,贫穷是把双刃剑,可以让你沉沦,也可以给你动力。
很明显,霍英东属于后者。孩童时代的贫穷,成为了他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烙印,时刻鼓舞着他不断奋进。
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
年,日本侵占香港,学校被迫停课。
为了养家,18岁的霍英东开始出去做苦力。同年,20岁的何鸿燊揣着10元去澳门闯世界。
霍英东很勤劳,先后做过烧锅炉的工人、铁匠、修机场的农民工等工作。但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个子矮小、体力不支,每份工作没做多久,霍英东就被辞退了。
走投无路之际,霍英东觉得靠打工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母亲的东借西凑下开了一家杂货店,做起了油盐酱醋的街坊生意。
这一年,霍英东双喜临门,不但有了稳定收入,还迎娶了第一个太太——吕燕妮。
然而,从小很有想法的霍英东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时刻都在搜寻着更多的赚钱路数。
年,霍英东路过一个报摊,偶然看见英文报纸《宪报》上,刊登了一则拍卖信息。
那时,能看懂英文的人很少,而霍英东因为之前上的是香港最有名的英文书院,他的英语特别好。
报纸上说,日本投降以后,各地清理出了很多船只、发动机、水泵等各种遗留物资,这些东西将由政府统一进行公开拍卖。
霍英东,从中嗅到了商机。
第一次参加拍卖,霍英东便以1.8万港币拍下了40台船用机器。然而,那时他却穷得连两三千港币都拿不出。
从拍卖现场出来后,霍英东就马不停蹄地找下家。幸好价格太划算,这些机器很快就被一个老板以4万港币买走了,霍英东轻松从中获利2.2万。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那个年代,一个普通香港打工仔,每月的工资也才一两百港币。
尝到甜头后,霍英东便做起了倒卖生意。短短几个月,他就有了将近10万港币的积蓄。
不得不说,霍英东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他那敏锐的商业嗅觉,很快又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战后的香港,百废待兴,沉寂多年的港口贸易再度兴旺起来。
作为一个船上出生、船上长大的孩子,霍英东发现航运业即将死灰复燃。他用倒卖赚来的钱买了几条机帆船,决定重操家业。
然而万事开头难,那时的市场早已被一些大公司垄断,霍英东几乎找不到客源。
难道就此坐以待毙吗?不,这不是霍英东的做事风格!
经过一番研究,霍英东发现,所有客户都得亲自把货物送到港口。如果自己上门取货,会如何?
说干就干,这项特色服务,很快就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
短短3年时间,霍英东就拥有了总吨位约为吨的几十条机帆船,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
这时,霍英东大胆冒险的精神也日益展露,甚至开始铤而走险。
年,朝鲜和美国开战,中国因抗美援朝而遭到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
这一封锁,导致大陆和援朝部队所需要的物资严重短缺。这时,有爱国人士采购了一大批物资,询问了多个船运公司,但都没有人敢承运。
而霍英东却又从中看到了商机,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接下这个“走私”的生意。
整个战争期间,霍英东每天不断地将橡胶、棉花、药品等重要物资先运送到澳门,再中转送往中国内地。
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为了躲避检查,霍英东只得晚上借着月光开船送货。有一次,不幸被英国水警逮住,霍英东胸口被他们的皮靴重重地踹了几脚,差点丢了性命。
即便如此,霍英东依然坚持干了三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瘦得不到斤。
然而高风险伴随着高回报,霍英东凭借着一股拼劲儿,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万。
那一年,霍英东才30岁,人生却从此开挂。
上个世纪50年代,香港迎来了一波移民潮。
短短五六年,人口剧增好几倍,住房严重短缺。那时,居住环境相当恶劣,木屋、天台、走廊、楼梯等地方都住满了人。
商业嗅觉敏锐的霍英东,决定进军房地产。
年,霍英东用赚来的万和借来的万,收购了铜锣湾使馆大厦,翻新后出租。然而,霍英东很快便发现,万得七年才能回本,租房的赚钱速度实在太慢了。
可是,那时香港的房地产几乎都被英资集团垄断,华人要想从中获利,谈何容易?
思来想去,霍英东从中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香港的房子都是整栋整栋出售,并且必须付全款。这对于大部分老百姓而言,终其一生都无法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针对这些难题,霍英东率先实行分层销售,一下子就降低了购房门槛;
接着,他又推出“卖楼花”策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分期付款。这样一来,老百姓买房的压力变得更小了。
这两个首创,使得霍英东的房子卖得相当火爆。很多楼盘,只要竖起一块牌子,广告一登,排队的人就来了。
最巅峰的时候,霍英东还创下了一年卖出栋楼的销售神话。
短短两年,霍英东在香港就拥有60多家企业,雇佣超过10万名员工。
而当时整个香港人口也才多万,也就是说每20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霍英东的员工。
这一年,霍英东才32岁,就坐拥千万资产,成为香港最大的华人地产商。
这一年,原配吕燕妮刚生完三儿子,霍英东就与年轻貌美的16岁女子冯坚妮相恋。
只不过霍家老太太向来严厉,冯坚妮一直没有名分。直到23年后,霍母去世,人们才第一次知道,霍英东原来有两个太太。
俗话说,树大招风。在攀上人生巅峰之际,霍英东第一次遭遇了事业重创,差点被赶出香港。
年,霍英东投资的香港第一高楼蟾宫大厦开售。
正当进入销售高潮时,一条“霍英东因战时走私,将被逐出境”的谣言不胫而走。很多顾客害怕开发商走老,纷纷提出解约。
虽然,霍英东最终辟谣成功、危机化解,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更多刁难即将来临。
作为新晋香港土地爷,霍英东动了港英政府的奶酪,早已被恨之入骨。
年,霍英东与何鸿燊投资建设星光行大厦,位于尖沙咀海边,位置极佳,是块香饽饽的收租宝地。
然而大厦建好后,当时的政府却一直拖着不肯给他接水、电。
甚至,美国领事馆还出了一份声明:谁租星光行,谁就不能和美国做生意!
星光行被打压得毫无用武之地,为了减少股东的损失,霍英东建议回收整栋星光行。
没想到何鸿燊却早已说服其他股东,将股份低价卖给了港英政府控制的置业公司。
结果,逼得霍英东以万港币的跳楼价卖掉了星光行,使他输尽了脸面,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直到多年后,霍英东才无意得知,当年何鸿燊是怕霍英东独揽星光行,自己追赶不上,才出此下策。这件事,让霍英东足足愤恨了几十年。
至此,面对各种打击,霍英东对在香港的发展心灰意冷。他开始淡出香港地产市场,向外寻求机会。
适逢内地改革开放,霍英东再次敏锐地嗅到了新商机,找到了新战场。
他兴建白天鹅宾馆,打造出内地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并且对市民全面开放,轰动了广州,甚至轰动了全国;
他为助力祖国申办奥运会,亲赴国际奥委会做大量游说工作,甚至还答应捐钱为非洲建立体育基金会。
值得一提的是,从年开始,霍英东担任起“中国体育外交”的重任。
他先后多次奔走于世界各地,与国际足联、羽联、篮联等机构无数次斡旋,才让中国取代了台湾,恢复了在各项单项体育组织中的合法会籍。
这让霍英东受到了台湾方面的敌视,一度传言情报部门图谋将要暗杀他。
然而,面对传闻,霍英东却淡定自如,出门从来不带保镖。
甚至在年,霍英东还带家人前往美国观看第30届奥运会,这是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后,首次参赛。
回看霍英东的一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的人生底色比很多人更苦逼。
幸运的是,他有颗时刻向上生长的倔强之心。
上学时,霍英东力求成绩最好;工作后,他特别能吃苦,看准时机便迎难而上,创造了巨额财富。
更令后人啧啧称赞的是,霍英东虽为生意人,但是却很有自己的做事原则。
乱世中,国家有难,他却敢于冒险相助;
发家后,他又时刻想着反哺社会,竭力帮助落后的内地进行经济建设。
作为那代香港人,霍老不仅是个很有韧劲和拼劲的硬汉子,更是一个很有德行的商人。
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