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肾病预后有好结局,除了管好蛋白尿,这2项 [复制链接]

1#
慢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类型多样,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治疗过程中,要延缓肾功能的衰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要素,包括各项病理、症状等肾病本身存在的因素,还有药物、饮食等这些外在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最终肾病治疗的好坏,归根结底是肾功能的好坏。要保持肾功能的稳定,必须进行系统治疗,不仅只在意短期内的效果,更要重视长远的治疗。蛋白尿定量、高血压、还有血肌酐是治疗中比较典型的指标,既是肾功能的反应,同时也影响着病情的进展速度。除了这些“明星”级别的指标,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中,还有两点也非常重要,但由于“不起眼”,常常被忽视。血浆白蛋白——低白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主要伴随着大量蛋白尿,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后,导致蛋白漏出过多,从而血液中血浆白蛋白成分减少。由于蛋白尿贯穿于肾病发展的始终,所以有些类型肾病,也会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比如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类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低白蛋白血症有两种危害,一是加重蛋白尿,包括高度水肿、高脂血症,这“三高一低”症状都是互相影响的。二造成营养不良,降低患者免疫力,甚至增加感染等风险。肾病患者本身存在食欲差、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的反应,饮食减少,会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再加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流失,会加剧营养不良。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跟不上,药物治疗效果也会下降,无疑是增加了治疗难度,会加重了病情。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是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蛋白,平时要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补充钙质,保证营养,特别注意抑制炎症,降低蛋白尿水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电解质紊乱之血钾异常肾脏的代偿性较强,前期各项症状不明显,中后期逐渐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一旦出现电解质紊乱,说明肾脏仅存的条件功能也丢失了。其中高钾血症尤其常见。血钾升高,主要是肾小球滤过出了问题,且生成过滤尿液减少,也导致大量毒素蓄积,也会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轻度的高钾血症可引起四肢无力、唇麻腹胀,重度的高钾血症则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而致生命突然中止。纠正高血钾症,一方面可以服用利尿剂促进钾离子排出、补充钙剂消除对心脏的不利因素等,另一方面,注意低钾饮食,每天摄入钾限于50~60mmol,注意远离升钾药物如普利、沙坦类药物等。(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