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曾国藩一生节俭,唯有一件事不吝啬,那就是买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一日不读书。嗜书如命的他,为什么在晚年,特别是临终前会感慨地说“不信书,只信命”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千古完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难道真的是书害了他吗?
一本《曾国藩家书》流传甚广,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在它的引领下,曾家出了不少开疆拓土的大臣,我们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叱咤风云的顶尖人物。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他的几个女儿。
大女儿曾纪静,她的公公是曾国藩在翰林院时的至交好友袁芳瑛。在曾纪静六岁的时候,父亲就迫不及待地给她定下了亲事。原因很简单,当年,曾国藩见到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时,看到这孩子乖巧机灵,活泼可爱,再加上袁芳瑛品行端正、博雅好学,又是著名的藏书之家。他坚信“虎父无犬子”,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就迫不及待地主动向袁家提了亲。
曾国藩万万没有想到,这袁老头子只会藏书,不懂教育,对儿子一味地娇惯纵容。这孩子不爱读书,游手好闲,在父亲死后,更是无法无天,整天花天酒地,没有多久,就把家产败光了。他把所有的藏书都卖了,还是负债累累。
到女儿十八岁的时候,袁榆生已经变成了一个废物。深受程硃理学影响的曾国藩,怕人说自己嫌贫爱富,更怕人说自己辜负朋友,就毅然决然地把女儿嫁了过去,履行了婚约。
更可悲的是,曾纪静嫁过去以后,才发现袁榆生早已私自娶了一个小妾。袁榆生花天酒地,深受曾国藩影响的曾纪静传统古板,两个人南辕北辙,根本走不到一条道上。曾纪静整天抑郁寡欢,闷闷不乐。
曾国藩希望通过自己的管教,把这个女婿拉上正道。曾国藩把他带到身边,让他读书,给他官职。谁知道这位女婿到任后,仗着自己是总督女婿的身份,横行霸道,贪污腐败。曾国藩忍无可忍,和他断绝了关系。
曾纪静本以为得到了解脱,但曾国藩认为女儿必须尽“妇道”,硬生生地把女儿送了回去。曾纪静回的婆家,丈夫不理不睬,他人不阴不阳,曾纪静孤独抑郁,29岁便香消玉殒,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二女曾纪耀的丈夫陈松生,是曾国藩的至交好友陈源兖的儿子。陈源兖和曾国藩是同科进士,两人志趣相同,往来密切,不亚于亲兄弟。
陈松生从小在曾府长大,和曾纪耀很小就定了亲。陈松生十岁那年,父母双亡,曾国藩对他疼爱有加。陈松生虽然上进,聪明好学,但屡试不第。
陈松生和曾纪耀结婚后,夫妇还算和谐,但陈松生脾气火爆,说一不二,喜怒无常,曾纪耀实在难以忍受。更为关键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纪耀没有生育,更让陈松生暴躁不安,两人的关系降至冰点。曾纪耀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39岁抑郁而终。
三女曾纪琛,她和大姐的命运很相似。曾纪琛的公公罗泽南,文武双全,湘军中的战神。
罗泽南死时,他的小儿子罗允吉才十一岁,有人替罗家和曾家张罗婚事。曾国藩起先不愿意,但想到罗泽南为救自己而死,他的儿子又小,便答应了这门婚事。
罗允吉的生母是罗泽南的小妾,乡下姑娘,没有文化,不会管教儿子,在她的纵容娇惯下,好端端的一个孩子长成了纨绔子弟。
曾纪琛和罗充吉结婚后不久,,曾家人就发现这位姑爷不是省油灯,他稍有不顺,就对曾记琛大发雷霆。更加可悲的是,她摊上一个刁钻古怪的恶婆婆,整天变着花样刁难她,曾纪琛稍有不顺,她就非打即骂。在他们家,居然上演了“丫鬟辱骂少奶奶”“侯门之女刷马桶”的闹剧。可怜的曾纪琛从小接受的是教育是三从四德,只会忍受,不会反抗。
曾纪琛虽然生了一个儿子,但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曾纪琛经受不住沉重的打击,想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但曾国藩还是以遵守“妇道”为由拒绝了女儿。
曾纪琛被“妇道”整整束缚了一生,因为膝下无子,还主动为丈夫张罗纳妾,曾纪琛多悲惨,就可想而知了。
四女曾纪纯,比起三个姐姐,她还算比较幸运的。她的公公是著名的外交官了郭嵩焘,郭嵩焘也是曾国藩至交。她的丈夫是郭嵩焘的长子郭依允。郭依允兴趣广泛,文采飞扬,性情温和。婚后,两个人夫唱妇随,幸福和谐,还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曾国藩也特别喜爱这个女婿,然而命运无常,郭依允不满21岁就英年早逝,可怜的曾纪纯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含辛茹苦地照顾两个孩子。
雪上加霜的是,遇到一个刁钻刻薄的婆婆,不但不帮忙,反而百般刁难,只让她吃粗茶淡饭。营养不良,积劳成疾,36岁就与世长辞。
曾国藩心肠再硬,也毕竟是一个父亲。每个女婿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可是一个比一个不堪。他能平定太平天国,可是对四个女婿束手无策。他读了一辈子书,书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可是,书上的内容怎么就救不了自己的女儿呢?
这个疑问不知折磨了曾国藩多久,当他完全解释不清的时候,只能仰天长叹:不信书,只信命!
所以,五女曾纪芬的婚事,他干脆放手了。“随她去吧,万事皆有命”,他也许是这样想的。可是,这个女儿格外命好而且长寿,活了八十多岁。这个女儿也许能安慰他的上天之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