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李晴、张思
我国法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建议
摘要:本文运用期刊影响力指数(CI)指标分析了法学期刊年度国内期刊影响力,同时分析了近5年法律学科核心期刊出版评价指标及法律学科发文情况,发现法学期刊整体呈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运用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指标分析了年度法学期刊影响力,更加公平、公正地评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学术期刊的发展水平,为法学期刊找准自己的国际定位。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对法学期刊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法学期刊同仁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法律学科期刊国内影响力分析
(一)法律学科期刊国内影响力指数
法律学科共有种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年版)》评价期刊(统计年:年),Q1区有27种,均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版)来源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Q2-Q4区各27种。按影响力指数CI值排序前30的法律学科期刊数据,详见表1。
表1:法律学科影响力指数排序前27名期刊(统计年:)
综合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因此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期刊学术质量的优劣,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就越大,但也受学科规模和性质、知识更新速度、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类型、可被引文献量、研究层次的定位等因素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法学期刊近10年综合影子因子显著上升。
图1:近10年法学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二)法律学科出版及评价指标分析
期刊影响力指数(CI)仅反映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两个指标,为了全面了解法学期刊整体发展情况,还将从出版指标、传播指标等方面全面分析。本文选取了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版)“法律”学科28种来源期刊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为年-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统计年为年-年)。分析方法是将样本期刊的各项指标数据求均值,以展示近5年学科发展整体趋势(表2)。
表2:28种法律学科核心刊近5年评价指标均值统计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近5年法学核心期刊的出版指标变化不大,发文量和可被引文献量相比5年前减少约10%,基金论文比略有增加,总体文章质量有所提高。从评价指标分析,学科整体影响因子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学科核心期刊平均影响因子较年增长49%,说明学科整体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提升明显。
表3:近5年法学期刊各学科发文量统计
图2:近5年法学期刊学科发文量变化趋势
从表3和图2可以看出,“行*法及地方法制”学科发文量最多,其次为“诉讼法与司法制度”、“民商法”等学科,“宪法”、“国际法”学科发文量最少。从近五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各学科的发文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行*法及地方法制”、“诉讼法与司法制度”学科发文量下降明显。
在数字出版新模式的尝试上,法学期刊也走在了前面,目前已有10余种核心期刊已通过网络首发平台提前将定稿文章上网传播,总发文量篇,首发期间共产生28.3万余次下载,篇均下载频次为次,较印刷版上网时间平均提前34天。发文量最多的是《河北法学》,已首发文章篇,首发期间共产生5.6万余次下载,篇均下载频次为次,较印刷版上网时间平均提前37天;其次是《法律科学(西北*法大学学报)》,首发发文篇,首发期间总下载量高达8.2万次。从篇均下载频次看,《中国法学》虽然只通过平台首发了4篇文章,但每篇下载频次高达次,其次为《比较法研究》《中外法学》。《法律科学(西北*法大学学报)》《行*法学研究》已经做到了提前66天通过网络首发平台传播文章。
表4:法学期刊网络首发期间下载情况统计(截至年11月)
总体来说,法学期刊整体影响力呈逐年稳步上升的健康发展趋势,在注重影响因子等评价数据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