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一、概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患。是原卫生部规定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表现为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日照时间短,寒冷季节户外活动少,故发病率较南方高。
二、临床表现
初期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以后逐渐出现骨改变。
(1)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枕秃等。
(2)骨改变:如颅骨软化、方颅、肋串珠、肋缘外翻(郝氏沟)、手镯征、脚镯、鸡胸、O形腿、X形腿、脊柱后突或侧突。因小儿身体各部分骨骼的生长随年龄而异,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骨骼改变,多在生长发育最快的部位发生,自上而下地由头部向胸部、四肢发展。
(3)生化检查:早期血磷降低,激期血钙亦可降低,在整个活动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增高。血清25-(OH)2-D3的降低反映了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
(4)X线检查:
初期--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活动期--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毛絮状或杯口状变形、骨骺线增宽。
恢复期--X线片上重现临时钙化带,干骺端仍稍增宽,继之临时钙化带致密增厚,骨干周围可见骨膜增生,逐渐恢复达正常形态。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血清25-(OH)2-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血生化与骨骼X线的检查为佝偻病诊断的"金标准"。
(2)鉴别诊断:软骨营养不良:遗传性,出生即可出现症状。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短肢型矮小和骨骼X线作出诊断。
进阶攻略
诊断需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否有佝偻病;其次,如有,属于哪个期;再次,是否需要治疗。
正确的诊断必须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
应注意早期的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无特异性,如多汗、烦闹等,仅依据临床表现的诊断准确率较低;骨骼的改变可靠;血清1,25-(OH)2-D3水平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但很多单位不能检测。
血生化与骨骼X线的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易错易混淆辨析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
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右下点赞?、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