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题读写之四十一做不断ldquo [复制链接]

1#

做不断“修炼”的教师——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作为教师,每一个假期都是我们“充电”的好时机。因为不但学生要学习要进步,我们作为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更是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国早在孔子时代就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终身教育,他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让它像潺潺小溪,充实我们思想的江河。”所以每到寒暑假,工作室的成员不但会继续在怀玉老师的引领下读书,并且在读完后,会写出自己的感想心得与反思体会,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推荐好书,不亦乐乎。

今年寒假,我读了两本书,其中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20项修炼》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触动,刚拿到郭教授《教师的20项修炼》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厚厚的,非常有“分量”,作者郭元祥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教授在导言的第一句话就说“这是我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由此可见,这本书是郭教授多年教育经验的积累与沉淀,难怪如此有分量了!

本书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描绘了精彩的教育生活方式。全书共分为三个篇章:修炼教师的形象、精炼教师的生活、锤炼教师的专业。书中讲到“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炼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内在要求,也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书中的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我把自己尤为印象深刻的部分总结为以下五点:

修炼形象,如影随形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榜样,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跟着走;教师是旗帜,学生毫不迟疑地追随旗帜前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心里,这就是教师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无形的内化力。拿破仑西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师的习惯不仅关乎教师自我的命运,更关乎学生的命运。学生是有热情有朝气好奇心强的群体,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对环境视听各方面的变化也是非常敏感,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着装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而还可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书中的第一篇就指明了教师的微笑也许能为一个孩子开启另一扇更高领域的大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我们预测的影响力要大得多。小学里,想了解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可以从侧面看看他班级里小班级干部的管理风格,神态、语气、做事方式,十有八九是与班主任老师相同或相似。所以教师纸上谈兵不如以身作则,先把自己的形象树立起来,自己做到衣冠整齐、面带微笑、文明有礼、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还怕会教育不好我们的孩子吗?

修炼内心,有容乃大

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对“教师的宽容”这一节,我感受更为深刻。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广的胸怀是师者的风范。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指的就是这种境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孩子必须有宽容之心,孩子都处于学习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有失误有错误是正常现象,有了错误去改正才能进步。教师不应该对孩子的错误或缺点穷追猛打。孩子就像一棵小树,需要老师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正如书中所讲:有品位的教师既是一位严格的教师,更是一位宽厚仁爱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宽容的老师呢?郭元祥教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他肯定了宽容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放松!

我认为宽容是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的。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一个宽容的老师应该严而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宽,宽中有严。首先,宽容善待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心,只有人格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心才能调动起来。但孩子有了错误,也并非排斥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应该是出于爱心和耐心,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其次,宽容的内在是去爱、去包容孩子的过失,去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而要善于激励孩子、鼓舞孩子。赏识使孩子进步,抱怨使孩子退缩。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孩子们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向上的动力。

修炼气质,心态平和

还有我特别赞同和欣赏书中的一个观点:“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这一点在教育中太重要了!古人有云:欲速则不达。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他自己的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抓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孩子可能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确实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心态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躁冒进,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错误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认识的暂缓,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所以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来指导和引导学生逐步成长,静待花开,就是要我们自己先修炼气质,做到心态平和。

精炼生活,善于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当前教师专业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中,造就“反思型教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反思是新型教师的必备潜力,但盲目的反思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启发,我认为我们可以试用书中的方法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炼。

教师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观念,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就应建立在必须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取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解释。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回答自己是怎样看待学生的,如何设计和分解教学目标、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关系,甚至要思考自己与课程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其次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资料,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反思主要是总结性反思,总结,其实是一个将零散的、过程性的点点滴滴进行整理的过程,是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在处理教育思维的方式上,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犯单一性思维、封闭型思维、客体性思维等等方面的错误。反思就是要超越局限,确立复杂性思维、开放性思维、主体性思维,才能切实实现教育教学的丰富价值。

反思贵在坚持,适时总结,持之以恒,才能体会到反思的作用。反思要有深度,要注意把握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突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反思,有助于反思的深刻性。反思,还需要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成长。郭教授向每一个读者提出了“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这样的要求,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反思和实践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把自己每天的教育生活当作一种学术行为——始终以一种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获得真正的专业提升。

锤炼专业,幸福从教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专业品格的人,他们不仅仅拥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教师的专业品格。他们善于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构成自己个性化的优秀的教育艺术。教师必须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专业品格的人。他们善于擦亮眼睛看教育,反思课程、教学、德育、管理,构成自己的教育行为品质;他们善于变革,改变自己,向往卓越和崇高,对学生展现出充分的文化影响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职责重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阅读分享:“所谓阅读就是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透过阅读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都能够用阅读来拯救自己。”的确,阅读让我更通透,阅读让我更思辨,阅读让我更精进,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修炼”,努力向幸福和卓越迈进!

作者简介:

蒋晓曦,南山区南油小学班主任、语文组长,王怀玉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深圳市优秀班主任,南山区优秀中队辅导员,南山区小学领衔班主任,南山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紫牛奖”百名特色班主任,多次参与校本教材编写,多次荣获南山区德育故事、论文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赛获奖。

深圳市王怀玉名班主任工作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