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共读共写?线上交流《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后感研讨
焱焱酷暑,我们与书香为伴,以书会友,知音就在身边。
读书是学习,写作是创造,读书和写作是放飞心灵的最好的途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当下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石铺垫。
年7月13日,颍川路学校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展了第五次线上研讨活动。
1.初语工作室成员就《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后感研讨交流。2.小语工作室成员研讨交流《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书收获。3.特邀嘉宾*玲芬老师点评指导。1初语?分享1
宋丹丹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初语工作室成员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自从成为一名老师,无论是社会或者个人都要求我们是读书人。刚参加工作那两年我看的书无非是教科书或者教辅资料,因为需要而不得不功利化的读书;近几年发觉自己的“水桶”见底了,稳定的生活令我恐慌,跳出舒适圈,我迫切需要提高专业素养,满足我精神生活的追求。于是依着兴趣胡乱买了一些散文集类的书,无计划阅读导致那些书依然趟在书柜中睡觉。逐渐的我特别希望有个人能为我推荐一些书,引领我读书。
我想:当你愿意进步时,连上帝都在帮你。来到了颍川,我遇见了大力支持老师读书的校领导,结识了大批优秀的同事,我的读书之路终于找到了方向。加入刘飞初语工作室,小伙伴们共读的第一本书是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此书是工具书,或许你不能直接拿来用,但解决了当下大部分老师存在的关于读写的问题。例如:很多老师闲暇时都会写作,但真正开始写时就会发现难以准确表达,要么语言组织不力,要么感觉表达出来的不够深刻。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吴老师书中讲到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坚持写作,自我加压,不断学习,并给出了很多可行性策略。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我想我目前最匮乏的便是输入的太少,就更别提输出了。除了督促自己做读书计划,大量阅读外,另外我从《写作建议》中得到了几个思考写作的方向:写高质量教案、写“上学记”、写教育生活、写学生故事等这些都是与老师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性强。同时,本书让我坚信:一个老师要成长,背后一定要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来支撑。以前总以为是无阅读不成长,现在是没有阅读写作不成长,我想这便是我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吧。
就像网上流行的这样一句话:腹有诗书的人,不囿于鸡毛蒜皮,不困于一时低谷。所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会反过来滋养你。我深以为然。
2
王铭婕
王铭婕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初语工作室成员
《写文本解读——读“68条写作建议”有感》
说到写教案,老师们都是轻车熟路,但读了《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后,使我对写教案有了新的认识。
我一直熟知备课、写教案对于课堂开展的重要性,在备课活动中也积极投入,殊不知这种“认真”其实是一种“应付”。和书中所介绍的现象一样,我的备课主要是依靠各种教参、网络等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资料,然后结合本班学情加以“整合、修改”,在筛选过程中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自认为“合格”的教学设计。这就有了“写一辈子教案不成长”的现象。那么怎样备课?怎样自我解读文本?怎样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成长?带着疑惑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备课新主张——写文本解读!
对于写作首先不要畏惧,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自己的思考,树立“文章是给自己看的”这样一个观念。其次可以当成读后感来写,读完课文,自己接收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有什么感受、收获?文章想要传播什么思想?文章的语言、手法、结构有什么亮点?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这样一来,写作时思路就会明确。而文章的主题也要与学习目标紧密相连,所以,在“读后感”的基调上还要融合“教学思考问题”——“教什么”“怎么教”:确立本节课的目标、内容、方法、程序、预设问题及评价反馈等。这样主题明确了,结构清晰了,文章的展开就相对容易。
有了第一步的独立备课后,再参考辅助资料,在对比中完善教案,最后通过课堂实践检验自己的备课质量,总结经验,查漏补缺。
但是,想要写好文本解读、想要备好课,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提高教师自己的“认知内存”。教师自己肚子里要有墨水,那只有多读书、多积累!
3
李婷
刘飞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初语工作室成员
《“教材解读文章”初尝试》
从走上工作岗位到如今,我对写教案没有特别的认识,总觉得教案就是给领导看的,给别人看的,而在教学中的用处并不足。可是,仔细想来,在每学期学校开展的三课活动中,在自己上课之前,总会反复写教案,直至最后形成定稿。这又不能不说,写教案不重要。
看了吴松超老师《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中关于“写好教材解读文章”一节,我突然产生了要写一写的冲动。
法兰西的良心
——《就英法联*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之教材解读文章
年,英法联*劫掠圆明园,抢走并毁坏许多文物之后,一把火使举世瞩目的圆明园化为灰烬,法国远征*上尉巴特勒给好友雨果写信,希望他能给予这场胜利以赞誉。大文豪雨果提笔写就此文,文中,雨果不仅对圆明园大家(加)赞誉,而且对英法联*的丑行给予极大讽刺和批判。这是第一次使中国人民感受到跨越国界,跨越民族主义的大义。
学习本文,要注意书信体的格式。作为中学生,书信这种应用性文体是应当掌握的,注意称呼单独成行,顶格写;后文要有署名和日期,署名和日期都要居右。
本文的开头,依照一般书信的惯例,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自然起笔。
正文部分为两层。
首先,雨果对圆明园进行了极致的赞美,这是首次以世界的眼光指出圆明园在人类艺术中的崇高地位。雨果从没有到过中国,信中却以漂亮的词采尽情赞美了圆明园高超的艺术和丰富的收藏,他甚至认为“我们所有大教堂的所有珍宝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他把作为以想象为美学风范的东方艺术的精华(圆明园),与以理想为美学风范的西方艺术的瑰宝(巴特勒农神庙)相提并论。
文中,雨果是如何描述(想象)圆明园的美的?在他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学习时,应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这一段,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加以品读,加以理解。
文章的第二层,雨果围绕“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强烈指出英法联*对圆明园的抢劫和焚烧完全是强盗行为。巴特勒上尉原来想要从好友的口中得到对这次胜利的赞誉之词,没想到反而被指为强盗。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雨果对中国艺术的钟爱,对中国艺术品的珍视。雨果酷爱收藏,尤其酷爱收藏中国的艺术品。一次,因为家中一个瓷器花瓶打碎了,他就写出《跌碎的花瓶》这首诗,诗中写到:“老天呐!整个中国(瓷器)在地上跌得粉碎!”如果有机会去到巴黎他的故居,你会发现……一屋子的中国玩意。
因为对中国艺术品的喜爱,使这个法兰西的中流砥柱、文坛权威,珍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对英法联*远征中国,烧毁圆明园的行径给予极大的讽刺和批判。他认为一切艺术都应被珍惜,圆明园是属于世界各国人民的,不应该被洗劫、焚毁。文中他采用了反语的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学习时,学生需要仔细品味这些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强烈地情感。
雨果是法国人,但对这场所谓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这次胜利,这是法兰西的良心,也是维护一切美好正义的良心。我们应该感谢这种良心,赞美这种良心,并拥有这种良心。
4马建成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初语工作室成员
《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让学生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或者优异的成绩,这是教师的责任;春风化雨以心发现心,点燃学生心中的那团火,让学生新生成长的梦想,这也是教师的责任。我觉得,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构筑梦想空间,给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这就是我读《给教室的68条写作建议》获得的一点体会,这也是我从教后孜孜追寻的。
教育正在步人(入)——信息化的“新时代”。未来,信息网络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分担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也改变了教师的部分教学方式。有人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我觉得不全对,应该这样说“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考考,校长的法宝”。人们追求分数的主题还没有发生改变,短期内也看不出有改变的迹象。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广大教师和学生依旧为了分数奋斗在题山书海当中。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从题海中捞出来,给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
教师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新技术、新设备虽然很关键,但发挥主导作用的仍是教师的观念和思想。教师有“做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的意识,即使戴着分数的枷锁,仍然可以跳出优美的“舞蹈”。这不是对教师的苛求,因为从教育、教师的本意来看,这是一种责任。
教师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