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台报台湾需要潘多拉的承诺奏响欢乐颂
TUhjnbcbe - 2020/7/2 10:32:00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台报:台湾需要潘多拉的承诺 奏响“欢乐颂”,


他拉弓几下,一个妇人提着大提琴加入,试了几个音,几个朋友带来大管和小提琴助阵,但总觉得还缺少什么。于是喇叭、法国号、定音鼓等陆续轻装进场,俨然成为街坊的即兴音乐聚会。行人不分男女老少,争相驻足围观。大家嗅出《快乐颂》的交响乐,无不欣喜。


音符接续不断,仿佛阳光般洒落,漫天飞舞。抑扬顿挫间,深受感染的行人也不落人后,引喉高歌,神情满是自信光彩;孩童们更边学着指挥,边手舞足蹈起来,洋溢着一片荡气回肠,温馨安好。那是多令人向往的场景!


反核模式落后美国30年


然这场景,让我忆起70年代末美国知名反核电影《大特写》,女主角珍芳达走向广场,高喊着“三哩岛的核子事故,将会导致炉心熔毁,穿过地心,直达地球彼端的北京!”这样的言论,在今日听听来是多么的荒谬!可在当时却引发不少恐慌。


30多年走过,随着核能真相的越看越明,广场上的错误讯息终于被围拢过来的正向声音取代。即使在日本福岛发生核子事故的第一时间,美国的拥核民调仍高达70%。


2013年,为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美国知名导演史东(Robert Stone)拍摄了《潘多拉的承诺》纪录片,忠实传达一群环保与能源专家,包括他自己,如何从过去的极端反核转变为拥核的心路历程;并采用娓娓道来手法,理性导正民众对于核能的迷惑与误解。纪录片一开头,史东更现身说法,直捣问题核心:“我反核,但会不会我的恐慌一直是错的呢?”仿佛一枚硬币抛向心湖,牵动涟漪无数,发人深省。


先加强能源与环保教育


反观近年的台湾广场,却呈现30多年前美国反核模式。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台湾民众普遍对于能源基本问题缺知,例如“台湾逾90%能源依赖进口,竟然仅有16%的民众知道!”相信更少的民众能够进一步了解:“全球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火力电厂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台湾火力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名列世界前茅”、“台湾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亚洲第一”、“火力电厂烟囱排放的辐射量比核电厂高出10倍”、“全球迄今没有民众因为核电厂的辐射而死亡,更没有导致畸形儿的案例发生”、“台湾的核废料绝对不等于23万颗原子弹”、“再生能源如风力与太阳能,不仅无法稳定供应,还需相当大腹地,不适合台湾的基载容量发电使用”等事实。


确实信息无法充分传达,泛*治化的台湾核能议题易受有心者操弄,误导民众做出错误决定,致使岛内的内聚力与经济力大幅丧失,甚至影响全球气候变迁。因此,在台湾选择适当的未来能源之前,亟需加强能源与环保教育。


《潘多拉的承诺》是很好的能源与环保教育纪录片。不管你拥核或反核,都应前去观赏,借镜他山的宝贵经验,对台湾能源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我们开拍台湾版的《潘多拉的承诺》之前,多期望这部美国版的《潘多拉的承诺》,也能像那小女孩手中的硬币,启封核能哑剧,传唱起台湾的快乐颂来。(梁正宏)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报台湾需要潘多拉的承诺奏响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