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东盟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绿色转型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双方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中国先进的高铁等基建技术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融合与发展。面向未来,良好的中国-东盟关系有助于世界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维护持久和平。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
作者: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Solheim)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席
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人民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5世纪,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就曾率领船队到访过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七下西洋的和平之旅让中华文化和中国的影响力远播东南亚,甚至东非,而当地的文明思想也随着郑和船队来到了中国。
东盟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包含多元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区域集团之一,与中国无论在地缘还是历史上都有着密切联系。
东亚是和平稳定的“高地”,经济增长颇为可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东盟国家积极响应。本就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的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贸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东南亚许多贫困人口借此良机脱贫致富。过去10年,中国在东南亚进行了大量投资,在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最大外资来源国。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货物贸易总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共同实现绿色转型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之间牢固的经济联系和友好关系,为双方在生态保护领域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人与平衡与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为其他国家开辟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当前,地球正面临自然、气候和环境的三重危机,这三重危机是跨国界的。中国已经宣布停止在海外投资新建燃煤电厂,这为东盟国家在太阳能、风能和绿色氢能等领域获取大规模投资提供了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国际绿色发展联盟是推进绿色合作的国际平台。例如,新加坡正通过这一平台推介分享其世界一流的绿色技术、绿色金融实践和从“泥滩”到“花园”的城市建设经验。今天,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最令人称羡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城市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在此推动下,亚太地区的内部联系正变得日益紧密,而连接地区各国的陆地和海上“走廊”也正经历着快速的绿色转型——现代交通系统不仅能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助于减少排放。
截至今年6月初,开通仅半年的中老铁路就发送货物超万吨,作为中国-东盟陆上通道之一,这条铁路大大加强了内陆国老挝与全球市场的联系,也促进了跨境旅游业发展。
截至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中国正在把自己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提供给东盟国家。中国为印尼雅万高铁定制的动车组列车于8月初下线,9月2日运抵印尼。任何经历过印尼爪哇岛西部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人都会明白这条高铁是多么重要。希望中国能帮助把这条高铁从爪哇一路延伸至泗水(苏腊巴亚港)。马来西亚的东海岸铁路项目也在推进中。由中国承建的越南第一条地铁——河内地铁2A号线正在美丽的越南首都高效稳定运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东南亚地区民族、宗教和语言复杂交错,很容易陷入“文明冲突论”所预言的冲突与动荡之中。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地区国家领导人领导有方,二是由于地区各国同中国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21世纪正在见证亚洲在世界舞台上的回归。东盟经济总量已经达到3.4万亿美元,有望在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良好的中国-东盟关系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持久和平。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来源:索叔叨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