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强健体魄,也能减轻体重。运动对于很多疾病,都有着防治的作用。对糖尿病也是如此,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也能让糖友达到减肥的目的。
可是,对于体重持续下降的糖友,还应该坚持运动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应该弄清楚,糖友运动的益处,以及运动的禁忌。
一、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哪些益处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病人群,长期合理运动获益显著。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持运动有三大好处:
①降低血糖。运动是一个伴随消耗血糖的过程,运动可降低即时血糖,可有效减少降糖药的用量;还可降低平均血糖水平,坚持运动2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可降低0.66%。
②降低死亡风险。糖尿病所致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等慢性并发症,发展到终末期可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而坚持运动12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③减轻体重。运动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动员脂肪组织,有利于减轻体重。体重下降不仅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达标率;还可降低其它慢性疾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的同时,还应配合营养治疗,在3-6月内将体重减轻5%-10%,更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二、哪些糖尿病患者不能运动
虽然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终生受益,但糖尿病出现特殊情况时,需停止运动,否则会增加运动风险,主要包括:
①血糖严重偏高。高血糖患者运动时可能增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空腹血糖达到16.7mmol/L时,禁止运动;
②低血糖。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对身体的损害更大,轻者可出现心悸、多汗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且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差,故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禁止运动;
③急性代谢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状态等,这些并发症会使机体处于脱水、缺氧状态,而运动可能加重脱水、缺氧以及酸中毒,因此出现急性并发症时禁止运动;此外,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感染时也不能运动。
④严重慢性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肾功能损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并发症,也不能运动,待病情平稳后方可运动。
三、体重持续下降能否运动
由上可见,运动的禁忌症中无体重下降。体重下降有诸多原因,糖尿病患者体重持续下降,首先应考虑是否为高血糖所致,血糖显著升高后,从尿液中流失的糖分增多,被人体利用的葡萄糖减少,出现供能障碍,人体开始动用肌肉、脂肪等组织,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3糖尿病食谱向红丁-糖尿病饮食宜忌+糖尿病饮食运动淘宝¥59.8¥79.7购买已下架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可发生在治疗前,也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在治疗前,通过合理的降糖治疗,体重可逐渐恢复正常;发生在治疗中,需要调整当前的治疗方案,应尽早启动胰岛素控制血糖。
其次,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群也是肿瘤高发人群,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几率显著增高,肿瘤患者也会出现体重持续下降,故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后,还应排除是否合并肿瘤可能。
除此之外,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焦虑也会导致体重下降,这些因素均应排除。当然,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控制饮食,部分患者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也会下降。
四、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运动分低、中、高等强度运动,欲达降血糖的目的,运动强度至少应保持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所谓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心率保持在(-年龄)的50%-70%左右,每次运动半小时为宜,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五次。
常见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主要有慢跑、快走、骑车、游泳、打太极、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高尔夫球等。若无禁忌症,体力允许的糖尿病患者每周可增加2-3次抗阻运动,以锻炼肌肉的耐力与力量。
综上,糖尿病坚持运动可降低血糖、降低死亡风险、减轻体重,长期坚持运动获益明确。体重下降并非运动的禁忌症,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后,应考虑血糖是否未达标、降糖方案是否不合理,同时应排除肿瘤、焦虑、营养不良等其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