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食物过敏的规范化诊疗
TUhjnbcbe - 2025/7/14 10:52:00
王家怀怎么挂号 http://www.bdfyy999.com/jyfw/

食物过敏的规范化诊疗需结合指南推荐与临床实践:

一、诊断流程规范化

病史采集与饮食日记

详细记录症状与可疑食物关联,排除非免疫机制(如食物不耐受)。

重点区分IgE介导(速发)与非IgE介导(迟发)反应,如IgE介导的荨麻疹与非IgE介导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实验室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SPT)与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用于初筛,但需结合病史(阳性预测值仅50%~90%)。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金标准,尤其对非典型症状或检测结果矛盾者,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鉴别诊断

排除湿疹、乳糖不耐受等非过敏性疾病,避免过度诊断。

二、分级治疗策略

回避饮食

确诊后严格避食过敏原,儿童需营养替代(如牛奶过敏选用深度水解配方)。

阅读食品标签,警惕交叉污染(如花生过敏者避免共用餐具)。

药物干预

轻度反应: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缓解症状。

严重过敏反应:立即肌注肾上腺素(一线用药),并送医监测。

免疫治疗探索

口服免疫治疗(OIT)与奥马珠单抗联合疗法尚处研究阶段,需个体化评估风险。

三、长期管理与随访

定期复查

每1~2年复查sIgE水平,评估耐受可能性(如鸡蛋、牛奶过敏儿童可能随年龄耐受)。

营养支持

联合营养师制定替代方案,避免营养不良(如维生素D、钙补充)。

急救培训

高风险患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家属掌握急救措施。

四、预防与宣教

早期引入易过敏食物

4~6月龄引入鸡蛋、花生等,降低过敏风险(避免延迟添加)。

公众教育

提高对过敏标签的认知,学校、餐饮业需加强过敏原标识管理。

避免误区

不推荐无依据的检测(如IgG检测)或自行脱敏尝试。

流程图:食物过敏规范化诊疗路径

怀疑食物过敏→病史采集+饮食日记→选择SPT/sIgE检测→阳性/阴性↓阳性且符合病史→确诊(IgE介导)→避食+急救预案↓阴性或不确定→非IgE介导评估/OFC→确诊→个体化管理

通过多学科协作(变态反应科、营养科、儿科)和标准化流程,可显著提升诊疗质量,减少误诊漏诊。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物过敏的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