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身边有很多老人消瘦、食欲减退、乏力、天气稍有变化就会生病发烧,医院检查却没有明显异常的指标,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此十分不解。其实这些可能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老人食欲下降、萎靡不振、体重下降、免疫能力低下等,也会导致原有疾病治疗效果减弱,严重时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调查我国14个城市30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筛查发现,有营养不良的占15.1%,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占50.1%。也就是说,老年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可是营养不良却常常被患者和家属忽视。
01老年人为何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健康因素:老年人可能有健康问题,导致食欲不振或难以进食。这可能包括痴呆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等疾病;可能在限制饮食,感觉食物乏味;也可能有牙齿问题,导致咀嚼或吞咽食物困难。
心理因素:情绪不好、抑郁等。
社会因素:缺少家人朋友陪伴等。
02老年人如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推荐老年患者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主要为MNA-SF量表,住院患者可采用NRS量表。
有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MNA-SF8分或NRS评分≥3分)的老年患者应选择肠内营养补充;对于需营养支持且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是首选。
肠内营养包括口服营养补充(ONS)和管饲。患者进食量不足目标量80%时,推荐口服营养补充,在两餐间使用,摄入量-kcal/d。当口服摄入不足目标量60%时,建议进行管饲。
03肠内营养制剂分为几大类根据氮源不同,肠内营养制剂主要分为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
根据配方与疾病关系,分为疾病专用型和通用型。
04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制剂有哪些特点05临床常用营养制剂的特性比∨总结
我国拥有全球最多和增速最快的老年人群,老年营养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挑战之一。
肠内营养是有胃肠道功能老年患者首选的营养支持手段,只有肠道不能耐受、或肠内营养不能到达目标量时,才考虑选用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要综合以下多方面因素:患者年龄、疾病状态、胃肠道的完整性与功能、营养素的需要量、喂养途径、患者对膳食的耐受性等。
参考文献
1.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J].今日药学,,27(05):-.
2.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32(9):-.
3.老年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版)[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7(1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