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于“贫血”的认知是比较单一和笼统的,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往往把贫血和缺铁等同起来,认为贫血就是由于缺铁导致的,如果贫血了,就应该赶紧补铁。
不过,许多疾病和症状都是可以分成多种子类型的,随着医学的不断进展,可能会越分越细,越来越精准。当被确定的疾病类型不同,也就意味着每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都可能有所区别,并不能一概而论。
贫血的类型多多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果按贫血进展速度,可以分为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则可以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还可以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总之,贫血的种类多样,需要专业机构和医生才能正确判断。
这里就不详细列举每种类型贫血的原因和临床表现了,更多的是起到提醒大众避免陷入误区的作用。当发现可能贫血的迹象时,医院经过检查确定具体情况才好,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
盲目补血不可取
所谓“有病治病,没病防身”,“进补”的健康观念可谓深入人心。许多人,有事没事,总得补一下。
但是,对于贫血患者而言,贫血种类、致病原因、患病群体、个人体质等情况的不同,决定了不明就里的盲目补血是不可取的。
1、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则分别适当的补充相应的元素,再注意吸收率,就可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另外一些原因导致的贫血,单纯使用以上的补血方式就缺乏针对性了,比如下面提到的几种。
2、外伤或手术引起内脏器官(如肝、脾、腔动脉及腔静脉等)及体外血管破裂造成大出血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贫血。由于慢性胃、肠炎症、肺、肾,膀胱、子宫出血性炎症,造成长期反复出血引起的慢性出血性贫血,都需要及时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才对,这种情况仅仅补血是不行的。
3、慢性疾病感染,以及早期癌症和内分泌疾病等导致的贫血,如果原发病本身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但是,像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狼疮等造成的贫血,因为本身治疗起来较为困难,所以贫血的状况也不容易改善。
4、另外,药物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停药之后,贫血一般能很快或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不过,要注意的是,氯霉素等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即使停药,患者也很难恢复或治疗。
小编寄语:
简而言之,单纯的补血,效果和适应范围有限,所以除了平时保持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如果发现贫血,应该及时确定贫血类型及具体病情,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和补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