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竹子君
脂肪自古以来就是好东西。“红烧肉带三分瘦,*豆芽烹半碗油”写的就是油脂带来的无上美味。然而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脂肪已经逐渐从珍贵走向了泛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吃油多会大腹便便,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各类商家也开始迎合这种理念,零食都打着低脂甚至“0”脂的旗号,就连不粘锅的宣传语都是“无油也不沾”。在脂肪恐惧症横行的当下,很多人炒菜基本不用油,碰到有油的菜用清水涮涮才吃。但是长期吃低脂饮食,真的好吗?
说实话,我们对油脂的误解太深了。一些人想到脂类就觉着热量高,进入人体就会变成脂肪。虽然注重健康和身材是好事,但对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就会造成人人讲营养,人人缺营养的状况。油脂吃多了自然不好,但如果脂类摄入不足,身体会出现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A等)缺乏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有脑萎缩、不孕不育等问题。所以,我们还是要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出发,适量摄入油脂为妙。
要想获得不多不少,对身体有好处又不会长胖的脂肪,就得了解脂类的概念,在人体内的作用,合理的脂类摄入量,以及脂类的优质来源。
一.脂类的概念: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是中性油脂;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和糖脂。
二.脂类在人体内的作用
1.脂肪(甘油三酯)作用
1)为人体提供能量。虽然糖、脂肪及蛋白质都可以为人体供能,但也有先后顺序的:人体会优先利用葡萄糖,它是体内最为便捷、经济的供能方式,而脂肪只有在葡萄糖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分解供能。
2)为脂溶性维生素提供载体。脂溶性维生素A、D、E、K只有在有油脂的环境中才能被吸收。因此,长期不吃油脂的人,可能会出现脂溶性维生素不足的症状。
3)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只能从外界摄取,而且在人体内它们有着非常重要作用,是合成需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原料,如磷脂、PG、LT等。
2.类脂(磷脂、胆固醇和糖脂)作用
1)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
2)磷脂除了维持细胞基础新陈代谢,在增强人体免疫、细胞再生和调节血脂、保持血管通畅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磷脂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大脑信息传递速度,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3)胆固醇可以防止细胞膜损伤,是很多固醇类激素的原料。此外,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合成维生素D和胆汁酸,防止骨质疏松、低钙,而胆汁酸有助于脂类消化和吸收。
4)糖脂是神经系统髓鞘的成分,同时也是细胞表面的标志物,如每个人的血型不同,就是由红细胞膜上的糖鞘脂决定的。
三.人体一天摄入多少的脂类是合理的?
一般来讲,每天摄入脂类应占总能量的30%左右。这30%脂类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种的比例最好为1:1:1,即各占10%。此外还需摄入胆固醇~mg,多多益善的磷脂,以及适量糖脂(每天喝ml的牛奶就可基本满足对糖脂的需求)。
知道了脂类每天的摄入比例,那么摄入量就可以根据能量消耗量来计算,这需要3个参数:
1)身高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这样计算。
2)活动量。一般来讲,轻体力劳动者是标准体重每千克消耗能量30kcal;中体力劳动者35kcal;重体力劳动者40kcal。
3)1g脂肪可以为人体提供9kcal能量。
例如,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25岁女性,身高cm,体重58kg,开车上下班,没有其他运动。那么她一天的能量需要是多少呢?
套用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得出这位女性的标准体重是-=60kg。
她是轻体力劳动者,所需的总能量是=kcal。
因此,每天所需脂肪为kcal30%=kcal,脂肪的重量为kcal9kcal=60g。
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是1:1:1,三项各20g。
60g脂肪,体积大概会有一个大鸡蛋那么大,如果炒菜不用油,外出吃饭也用清水涮掉油的话,很容易出现脂肪不足,导致皮肤干燥、头发干枯、容易衰老、视力下降等问题。
四.优质脂肪来自哪些食物?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就是肉类、乳制品、蛋*、椰子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是植物油、鱼油等。日常生活中,也不用搞得很复杂,按照一半来自动物性食物,一半来自植物油和坚果的原则摄入即可。但也不用天天都这样,脂肪在人体内是可以储存的,只要保证在一段时间内营养平衡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大家不用谈油色变,只要正确认识脂肪,科学地制定饮食方案,就既能从脂类获得充分营养,让自己皮肤光滑头发亮泽,又不用担心发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